在安卓平板上编写代码
生产力?伪命题?平板电脑真能敲代码吗?
前言
时隔两年总算找到份自己觉得合适的工作,不过出门工作,就得和家里亲手 DIY 的台式机告别了,虽然还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可以凑合,但是它 2016 年的性能已经被我唾弃了。于是乎在考虑入手下一台笔记本电脑之前,我准备先买一个平板电脑过度,这也让 5 年没接触过安卓设备的我重新认识一下现在的安卓,就这样入手了一部小米平板7S Pro作为我现在少有“生产力工具”。
都说平板电脑拿来当“生产力工具”是伪命题,那么当你看到本篇文章被发布时,至少说明了平板电脑在写代码这一块,还是有那么一丢丢的生产力的。
准备工作
首先需要说明一下,我本职工作是游戏开发,但是一般的游戏开发都会使用到游戏引擎,而大部分游戏引擎应该只有 Windows 和 MacOS 应用,而且开发过程比较复杂,所以游戏开发其实并不是本篇文章的目的。
而我另一个兴趣,就是 TypeScript 全栈开发,对于 Web APP 的跨平台性而言,应该在任何设备上进行都不在话下。在此之前,需要确认一下我们的需求:
- 手上有一个平板电脑,且最好配备蓝牙鼠键(至少也得有个键盘)
- 有前后端的开发需求
- 使用 VScode 作为主力编辑器
- 使用 GitHub 作为主力存储仓库
如果满足以上需求,那么接下来的内容应该非常适合你。
vscode.dev——代餐
如果你的需求相比上面的更简单,仅仅只是想编辑一下 GitHub 仓库里的代码,那么使用 <vscode.dev> 这个网页版的 VScode 其实就能满足需求了,而且它能登录微软账户,同步你的 VScode 配置,保证你的插件生态体验,
但是网页版 VScode 唯一的缺点就是没有终端,不过想来也是,微软也不会白白送一个开发环境。
但是即使如此,你如果有一个配置好 CI/CD 的博客仓库,需要更新博客文章,那么 <vscode.dev> 几乎是完美的代餐。
Termux——Android Subsystem for Linux
提到安卓设备上编写代码,那么肯定绕不快 Linux 环境的搭建,只要上网一搜,Termux 肯定是首选方案,甚至没有之一。
推荐在 F-Droid
商店下载 Termux 最新版。
下载好 Termux 后,当然就是搭建一个完整的 Linux 环境。
# 更新 Termux 的包管理器pkg updatepkg upgrade# 如果无法下载,可能需要更换源termux-change-repo# 如果要访问存储,需要申请权限termux-setup-storage# 安装 prootpkg install proot-distro# 查看可安装的 Linux 系统proot-distro list# 安装自己熟悉的 Linux 系统,我这里使用 ubuntuproot-distro install ubuntu# 登录 ubuntuproot-distro login ubuntu
根据以上步骤,环境就算是搭建完成了,可能还需要在设置里打开开发者模式(连点系统版本号),然后在设置里搜索 停止限制子进程
并打开此选项。
code-server——启动
Termux 安装好 Linux 环境后,就是搭建开发环境了。
# 确保使用 proot-distro login ubuntu 进入 Linux 系统
# 安装 code-servercurl -fsSL https://code-server.dev/install.sh | sh# 查看 code-server 版本号,确认是否安装成功code-server --version# 查看并复制 code-server 密码cat /root/.config/code-server/config.yml# 其中 password 就是我们等会需要使用的密码# 启动 code-server 服务code-server
完成以上操作后,就可以打开浏览器,访问 127.0.0.1:8080
使用 VScode 了。
这个 VScode 是有终端可以使用的,但是不能同步微软账号,插件系统中的插件也不一定能运行(可能是缺少环境)。
编码环境
因为我是做 TypeScript 全栈开发,那么 Node 环境是必备的,我习惯起手安装 nvm
,到 nvm 官方仓库 找到安装脚本运行即可:
curl -o- https://raw.githubusercontent.com/nvm-sh/nvm/v0.40.3/install.sh | bash
这里需要注意一下,安装完成后可能需要重启 linux,我们使用 exit
命令退出到 Termux 后重新登录即可。
# 退出 linuxexit# 重新登录proot-distro login ubuntu# 然后就可以使用 nvm 了nvm -v
安装好 Node 环境后,在安装一个 Bun 来运行 Elysiajs 后端框架
# 安装 Buncurl -fsSL https://bun.sh/install | bash# 安装完成后同样用重启 linuxexitproot-distro login ubuntu# 创建一个文件夹用来存放工程mkdir workspacecd workspace# 生成一个 Elysiajs 项目bun create elysia appcd appbun run dev
完成后在浏览器中新建标签页,访问 localhost:3000
即可看到 Hello Elysia
啦。
其他说明
如果按照以上步骤跟下来,使用 bun create astro app
或者 bun create vue app
之类的命令来初始化框架可能会遇到报错,这些大概率都是缺少其他环境导致的,只需要把报错扔给 AI,让 AI 帮你解决即可。
后记
至此,本篇文章结束,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,世界上也会少一个沦为泡面压的平板电脑,如果当你看到这篇文章出现在博客,那么我可以很高兴的告诉你,本篇文章的更新来自我的 小米平板7S Pro
。